胆总管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司法裁判经典案例腰腹痛诊断为输尿管结石, [复制链接]

1#

患者肖某某(女,19岁)因腰部疼痛于年8月27日到x医院进行检查,医院给做了超声波检查,诊断为右输尿管结石,开了相关口服药物让其回家服用,医生检查后孩子就回学校上学了。

于年5月底,又感觉不舒服,年5月28日到x市x医院进行检查主要诊断为左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肿瘤),大小约11.34*14.09cm,双肺转移,多发肝转移。

原告将之前在x医院的检查报告单提供给x医院发现,x医院超声波检查报告单上检查结果脾肾间已经形成10.8*8.8cm包块,肝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但病历上只诊断为右输尿管结石一种病症。

x医院将这么严重的病情漏诊、误诊,原告依照法律规定,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支持原告的诉求,以抚慰原告及家人刻骨铭心的痛楚。

1、被告认为患者肖某某就诊时,被告依据患者现有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给予对症治疗、处理,其整个医疗过程中,被告已尽到了相应的诊疗义务及谨慎的注意义务及告知义务。因患者未重视自身疾病,未按医嘱进一步检查,终致未能及时治疗。

2、患者肖某某于年8月27日11:47因“右侧腰腹痛4小时”就诊于x医院急诊科,经医师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后,给予患者行腹部及泌尿系B超检查,检查结果泌尿系B超示:“右输尿管扩张,上段似可探及一大小约0.8*0.5cm的强回声团,后伴声影”,超声印象: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可能,右肾轻度积水;

腹部B超示“脾肾间可探及一混合回声实性包块,大小约10.8*8.8cm,边尚清,内回声不均,CDFI其内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超声印象:脾肾间混合回声实性包块(建议进一步检查)。

3、医生初步诊断患者右侧腰腹痛为右输尿管结石引起。接诊医生针对患者目前急诊就诊的主要问题“右侧输尿管结石”给予其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对于患者腹部超声检查提示的“脾肾间混合回声实性包块”的新发问题。

该疾病超出了急诊接诊医生的执业范畴,且该疾病不属于急诊救治范畴,按照专科专治的诊疗原则,应由泌尿或肿瘤专科进一步诊治,因患者就诊时处于中午时段泌尿科门诊不上班。再次建议患者后续可去泌尿外科门诊明确脾肾间混合回声实性包块性质。

并在病历中记录了“泌尿外随诊”的处理意见,与“体外碎石”的处理意见和“有发热、尿少、无尿情况需复诊”的注意事项并列。患者症状好转后自行离院,后续诊疗情况未知。

被鉴定人肖某某的死亡是其自身恶性肿瘤疾病的自然转归。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高,常在短期内发生转移、扩散,预后差、死亡率高,该类肿瘤在目前医疗水平下仍属于无法根治的高度恶性疾病。

x医院对被鉴定人肾上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上,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存在过错。该过错一定程度影响治疗效果、预后,降低了被鉴定人生存机会与时间(目前医学理论上一般以5年生存期评价),与被鉴定人生存期缩短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考虑本案被鉴定人医疗依从性,年08月27日至年05月30日期间存在医学上难以客观、科学判断因素。结合医疗结构相应的医疗条件、水平,建议过错原因力大小为次要作用,参与度21%-40%。

二〇二二年十月十三日判决,被告x医院按照36%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73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