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骨质疏松症及其防治 [复制链接]

1#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多见于女性绝经后5—10年内和男性70岁以后。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一)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

(二)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

(三)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骨折疏松症防治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

一、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毫升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规律运动:运动可减少跌倒风险,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肌肉力量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

其他:如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mg。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mg,故尚需补充元素钙约—mg/d。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维生素D: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IU(15μg)/d;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IU/d。

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通常首选使用具有较广抗骨折谱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等)。对低、中度骨折风险者(如年轻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水平较低但无骨折史)首选口服药物治疗。对口服不能耐受、禁忌、依从性欠佳及高骨折风险者(如多发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骨密度极低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注射制剂(如唑来膦酸、特立帕肽或迪诺塞麦等)。如仅椎体骨折高风险,而髋部和非椎体骨折风险不高的患者,可考虑选用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新发骨折伴疼痛的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降钙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