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7月,湖北省医院被湖北省卫生健康医院。至此,医院开启了新的征程。近年来,医院以创建现代医院为愿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快重点专科发展,全力推进县级强院建设。
医院温泉院区效果图
加快重点专科发展
医院根据省、市重点专科建设要求,制订《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和《重点专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在科室设置、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方面全力支持重点专科发展。目前,医医院临床重点专科25个、荆门市重点专科29个。44个学科加入了由医院牵头组建的专科专病联盟。
“医院持续加强口腔医学、整形美容、感染性疾病等学科体系建设,新增介入科、老年科、妇科生殖内分泌科、整形外科,开设护理专科门诊。心内科正式分区,肾病内科独立成科,京山市残疾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医院获评‘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认证优秀单位’称号。”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叶霖介绍说,医院新业务、新技术蓬勃发展,三、四级手术量及微创手术量大幅攀升。医院开展了血管内超声、心脏射频消融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经导管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胃镜引导下经鼻空肠营养管转入术、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宫腔镜下无创刨削手术、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植入重建术等多种治疗方式。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叶霖
同时,医院依托五大中心建设工作,打造京山市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年12月,医院卒中中心被授予国家级“卒中防治中心”称号;年4月,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并授牌,成为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建设单位。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新发心衰的比例从年的22.22%下降至零;院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比例从年的11.11%下降至2.27%;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DNT)的时间由90分钟缩短至47.5分钟;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从年上半年的0.64%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0.37%。医院优化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运行流程,积极创建创伤中心,逐步实现危重症患者的全流程救治体系。
医院建设提档加速
医院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医院通过手机捆绑就诊卡,为患者提供挂号、缴费、查询等服务,实现掌上医疗全覆盖,畅通就诊全流程。以医院为龙头单位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覆盖15个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患者在任一单位办理电子虚拟卡(就诊卡)或电子健康卡,可在系统覆盖的任何单位就诊。
近几年,医院持续开展“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图、远程掌上超声”智慧服务项目。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进行放射、心电图或掌上超声检查,医院诊断中心可以远程出具检查报告,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就能调阅和打印报告结果。“全新的诊疗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镇卫生院心电图、彩超、影像诊断医生紧缺、专业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叶霖说。
医院举办义诊活动
医院实施了“医疗服务智能监管系统”“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临床决策辅助系统”“DIP支付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实现实时在线监测,规范诊疗行为。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我在罗店镇卫生院进行了锁骨骨折加植骨手术,花费多元,报销后一共才花了多元,医院下派的骨科专家在卫生院就帮我把手术给做了。”京山市罗店镇周河村村民曹阿姨感慨道。
罗店镇卫生院是医院全面托管的乡镇卫生院。“我们对托管卫生院实行统一行政领导,统一规划决策,统一运营,统一人、财、物的管理、分配及调配。医院通过弹性工作制、智慧医疗等一系列强基层措施,提升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叶霖说。
年9月,京山市被核定为全国首批乡村医生综合赋能行动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年3月,全国首批乡村医生综合赋能行动京山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医院作为主要实施单位,以“掌上超声应用”为切入点,通过工具赋能、知识赋能、平台赋能、机制赋能等多种赋能方式,有效提升乡村医生超声诊断服务能力,进一步打通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已为农村群众提供普惠式医疗服务0余人次。
年3月,全国乡村医生综合赋能行动项目启动会在京山市召开。
如今,以医院为龙头,包含京山市全部公立医疗机构的“1+5+15+”的紧密型医共体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配合医共体建设的人事、医保、薪酬改革制度已经推出,远程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和远程多学科会诊六大中心运行顺畅,同质化管理的各项举措同步运行,优质医疗资源加快下沉,京山市分级诊疗制度已初步建立。目前,京山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7%。年4月,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医院在山西省介休市召开的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片区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医院荣获年全国“医共体建设标杆奖”。
接下来,医院将以“医院、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大力推动科、教、研协同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为全市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马佳
原标题:《湖北省医院:全力推进县级强院建设
健康中国强县行·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