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正常的作息,造成了骨质疏松这种慢性疾病也在变得年轻化。哪些不良习惯容易诱发骨质疏松?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医院、医院的专家怎么说。
01
什么是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症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在骨折发生后才发现。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就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脊柱变形、骨质疏松性骨折等。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最严重的是部骨折。其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8个习惯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习惯,都有可能是增加骨质疏松风险的隐形杀手。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网站为骨质疏松风险总结了以下8个“坏习惯”:
1.久坐不动;
2.爱吃肉、高蛋白饮食;
3.爱吃咸味零食;
4.过度防晒;
5.老年女性大量喝咖啡;
6.大幅减轻体重(体重指数小于19);
7.长期酗酒;
8.爱喝碳酸饮料。
除了生活习惯以外,由于生理机能的不同,骨质疏松症也能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
03
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哪些原因
①最主要原因是女性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丢失,男性随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对骨头牵拉、负重等功能刺激减少,致骨流失增加、骨形成减少;
③老年人外出活动少、日照时间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进食量少,钙、维生素D的摄入减少,均易导致骨质疏松;
④老年人多患有基础疾病及药物使用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04
调整生活方式做好这四点
医院社区医学保健科主任陈狄等专家建议,首先要做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改善一些不良习惯,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
①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②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多吃富含钙的食物、低盐饮食、摄入适量蛋白质。
③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④规律运动: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丢失,运动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十分必要。推荐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运动。运动可减少跌倒风险,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05
钙和维D该如何补充
改正坏习惯做好日常防护,就能够满足每日钙需求吗?
虽然说饮食可以有效地补充钙,但一些含钙量较高的食物,例如贝壳类,往往不易被人体吸收,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会逐渐减弱。通过药物等制剂补充是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更易被机体吸收,而良好生活习惯有利于辅助钙的吸收以及骨骼的保护。
①钙剂: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mg。钙剂中碳酸钙的元素钙含量最高。补充钙剂要适量,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②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有益于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定期监测血钙及尿钙水平,以免发生高钙血症,影响健康。
06
什么是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BMD)能准确测量骨量流失的程度,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通常有: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外QCT(pQCT)、定量超声(QUS)、双能线吸收检测法(DXA)等。其中,双能线吸收检测法(DXA)是WHO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骨质疏松症易被忽视且危害极大。专家建议,四十岁以后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以了解自身骨量处于怎样的水平;绝经后女性和年过55岁的男性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07
哪些情况需要药物治疗
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有益,但是,如果真正得了骨质疏松症,仅仅靠补钙和维生素D是远远不够的。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已经发生过椎体和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以及骨量减少但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抑制骨流失)、骨形成促进剂(促骨形成)、其他机制类药物及传统中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骨吸收抑制剂。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马娜敏为大家介绍了几种药物的疗效特点:
(1)降钙素,能够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但长期使用,作用会减退,所以建议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2)双磷酸盐类药物,男性或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均可使用,临床使用最为广泛。分为口服周制剂(每周服用一次)和静点年制剂(一年静点一次),此类药物药效维持时间长,长期使用后即使短期内不再使用它,它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仍然存在。
(3)女性绝经激素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绝经早期开始用(60岁以前或绝经不到10年)受益更大。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使用前及使用后需定期进行(每年)安全性评估,特别是乳腺和子宫。
(4)RANKL抑制剂,对骨质疏松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研究发现其对恶性肿瘤导致的骨转移、高钙血症效果显著,期待在进一步的研究随访中看到它的长期安全性。
(5)骨形成促进剂的代表药物甲状旁腺素类似物,近年来已上市,推荐疗程不超过2年,停药后应序贯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持续降低骨折风险。中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多以改善症状为主,可根据病情联合使用。
记者赵晓路
图据新华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