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胆囊结石掉到胆管里怎么办
TUhjnbcbe - 2025/7/12 18:10:00

胆囊结石掉到胆管里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可引发胆管梗阻、胆汁排泄不畅,进而导致黄疸、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取石、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等。

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取石:该方法通过口腔插入内镜至十二指肠,找到胆管开口,注入造影剂明确结石位置后,使用取石网篮、球囊等器械取出结石。适用于大多数胆管结石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能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还可通过放置支架缓解胆管梗阻。但操作难度较大,可能引发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

2、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对于病情危重、无法耐受手术或ERCP失败的患者,PTCD是重要的应急处理手段。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经皮肤穿刺将引流管置入胆管,引流出淤积的胆汁,迅速缓解胆管压力,减轻黄疸症状,控制胆管炎症。该方法可作为术前准备或姑息治疗措施,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但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风险。

3、腹腔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术:在腹腔镜切除胆囊的同时,切开胆总管探查并取出结石。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且结石较大、数量较多,难以通过ERCP取出的患者。此术式结合了腹腔镜微创优势与胆道探查的彻底性,一次手术解决胆囊和胆管问题,术后恢复较快,但对手术医生技术要求高,操作不当可能损伤胆管。

4、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针对病情复杂、胆管炎症严重、解剖结构不清的患者,开腹手术能更直观地进行操作。通过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同时切除病变胆囊,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准,可有效处理复杂情况。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需谨慎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选择。

在进行上述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常需使用药物辅助。如使用抗生素控制胆管炎症,预防感染加重;应用解痉药物缓解胆管痉挛,减轻疼痛;使用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减轻因胆汁淤积导致的肝细胞损伤。药物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替代手术取石解除梗阻。

胆囊结石掉入胆管的检查项目

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观察胆囊结石状态,判断胆管是否扩张,但受肠道气体等因素影响,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有限。腹部CT检查能清晰显示胆管系统及结石位置、大小,还可判断胆管壁是否增厚、周围组织有无炎症,对于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患者。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通过无创成像,可三维立体显示胆管和胰管形态,清晰呈现结石在胆管内的位置、数量及胆管梗阻情况,有助于全面了解胆管系统病变,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详细信息。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囊结石掉到胆管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