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的胆囊或者胆管里长出了一颗颗“小石头”。这些“小石头”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物质组成。别小看这些结石,它们可是会引发一系列麻烦,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首先,饮食起着关键作用。现在很多人的饮食结构不太合理,长期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像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这就容易让胆汁里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慢慢地就会析出形成结石。其次,肥胖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肥胖的人身体脂肪代谢紊乱,胆汁的成分也会跟着异常,大大增加了胆结石的发病几率。另外,一些疾病,比如糖尿病、肝硬化,还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都可能干扰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胆结石的症状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毫无察觉,只是在体检做超声检查时才偶然发现。但也有很多人会出现明显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腹痛。疼痛一般出现在右上腹,有时候还会向右肩部或者背部放射。这种疼痛的程度不一样,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胀痛,严重的时候甚至是剧痛,尤其在吃了油腻食物之后,疼痛常常会加重。除了腹痛,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的症状,有的患者皮肤和巩膜会发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疸。
一旦发现有胆结石,该怎么应对呢?这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结石比较小,而且没有任何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医院复查就行。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调整好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玉米、燕麦这样的粗粮,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胆结石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定时定量吃饭,千万不要暴饮暴食,特别是早餐一定要吃。因为空腹时间太长,胆汁在胆囊里会过度浓缩,结石就更容易形成。
要是胆结石已经引起了明显的症状,比如腹痛频繁发作,或者胆囊炎反复发作,那就需要积极治疗了。目前,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一种是胆囊切除术,就是把整个胆囊都切除掉,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胆结石患者,尤其是胆囊功能严重受损,或者有恶变风险的患者。还有一种是保胆取石术,它是在保留胆囊的前提下把结石取出来,好处是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但是术后结石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手术适应症得严格把握。除了手术,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方法,像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不过这些方法适用范围有限,治疗效果也不太确切。
除了治疗,日常护理对于胆结石患者同样重要。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胆结石发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很有必要,它能帮助我们控制体重,促进胆汁排泄,从而减少胆结石的形成。另外,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医院复查,这样才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领航计划#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