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物质选择愈发地丰富。但同时,有数据显示我国结石病发率却越来越高,这也与生活习惯相关。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与身体健康紧密相关,比如说饮食就与结石患者相关。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作息什么的都正常,还会患上尿路结石等,其实答案就藏在你的饮食里。
什么是结石?
结石其实是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
尿路结石是较为常见的结石病,根据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人体形成结石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饮食,运动过少,或者坐太久等。甚至有人发出疑问“吃豆腐会长结石吗?”
结石为什么找上你?
喝得太少
虽然维持健康的身体不需要每天都喝8杯水,但是身体每天所需的水分必须要补充。一旦饮水过少,或者水质过差,可能会增加血液浓度及肾脏压力,尿液浓缩,引起结石。有些地区的饮用水质还晶体钙物质太高,也会导致人体尿钙增高形成结石。
吃得太咸
我们知道人体每天摄入的盐分不能太多的。当体内盐分过高时,会通过尿液将其排出,而尿液中的尿钙与草酸结合形成结石。所以平时尽量吃得清淡一些,避免食物中的盐分过高。
吃得太油
我们知道肥胖人群是结石患病的一大群体之一,主要在于平时摄取的食物脂肪过高。蛋白质的含量过高,会逐渐在身体堆积,增加尿液的酸性,身体为平衡酸碱,不得不释放更多碱性的钙。尿酸与钙相遇,便会形成结石。
久坐不动
结石也与职业相关。像飞行员,办公室人员长期坐着不动,水分摄入不足,又得不到释放。很容易导致尿液浓度过高,从而产生结石。
如何预防治疗结石?
由于尿路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复发率也比较高。所以结石病重点在于预防,从日常入手,其实能够很好地预防结石病。
科学饮水
不同的人身体构造些许不同,所以并非每天都要喝8杯水。只要适度饮水,保持尿液颜色呈清亮淡黄色即可。同时,尽量少饮用可口可乐、咖啡因等,肾脏功能不好的人也应该适度喝水。
健康合理饮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良的饮食习惯会直接导致病情产生恶化。所以日常生活中,尽量清淡合理饮食,拒绝不良的饮食习惯。
适当加强锻炼
体内脂肪过高,会增加结石患病病率,所以适度的运动是必要的。当然锻炼时水分流失,也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尿液盐分过高。
及时治疗
如果在结石患病早期,通过药物治疗将结石消灭,可防止结石进一步恶化变大。如果结石已经比较大,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