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有好烦人喃?
大概就是能够折磨人大半辈子那种
最近,医院胆道外科
便收治了一位83岁
被胆结石折磨了大半生的婆婆
这位婆婆患的是胆结石类中
最难缠的那款——
肝内胆管结石!
今天,医院胆道外科周荣幸副教授,就和大家科普下,这款难缠的胆结石,如何轻松搞定吧~
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
在弄清楚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前,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其实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的结石,并不仅限于胆囊。
根据结石部位,胆结石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胆囊结石(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占所有胆结石80%以上)
●肝内胆管结石(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多见,我们西南地区也是多发地之一,原因见后文)
●肝外胆管结石(同肝内胆管结石,但处理起来比“肝内”方便点)
因此,肝内胆管结石其实就是指肝内胆管形成的结石。
那肝内胆管怎么会得结石呢?
简单来说,胆道感染、胆汁滞留、胆固醇代谢障碍等多种综合因素都可能引发肝内胆管结石的产生。其中,胆道感染与蛔虫感染、细菌感染、个人免疫力低下等有关。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条件相较不佳,营养不良常常合并免疫力低下,以及蛔虫感染率较高,胆道感染就更容易引发。
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为啥比较麻烦?
一是结石位置特殊,深入肝内胆管,手术操作复杂。
结石位置的特殊性,就要从“肝内胆管”的形状说起。
人的肝内胆管形状,就像树枝一样,不断地分级分支,越往末梢,胆管越细。
长在肝外胆管的结石,把胆管打开,取出石头,基本就直捣要害。
而长在肝内胆管的结石,尤其在胆管末端形成的,处理起来就会比较麻烦。
要是没有及时处理,啥子慢性增生性胆管炎、肝脓肿、肝硬化甚至胆管癌等都有可能会找上门来。
二是治疗取石后易复发,多次手术,患者将面临更大手术风险。
处理肝内胆管结石另一大难点便是“易复发性”。
据了解,根据发病原因,肝内胆管结石在外科治疗取石后,大于80%的患者会在五年内复发,反复的结石形成、增多再次导致胆管炎的发生,导致不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临床上经历四五次取石手术也是常见的事。
而由于多次发作和手术,及伴随而来的反复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等等,导致患者的肝脏解剖、血管压力、胆管狭窄等等都面临着诸多新的变化。
因此,要再处理“肝内胆管结石”这个老顽疾,难度逐渐增加——如出血风险增高、取石困难等等。
三是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花费高。
传统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根据实际需要,开的口子一般约在15-30cm。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花费高。关键是,患者要是个爱美的女娃儿,怎么受得了自己肚子留下一道道疤嘛。
所以,我们的周荣幸医生怎么都要想办法升级手段,来收拾下这个调皮的“肝内胆管结石”。
一个小穿刺(PTCS),结石全消失
于是,从年以来,医院胆道外科便开始商讨并紧密筹备一种以经皮穿刺的方式来替代传统大切口、大创伤的技术,即“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
这个技术有啥好处呢?
一是等待时间短,一期取石(入院即穿刺取石)、一步到位。
一般来说,医院在实施PTCS治疗时,为降低风险,都要预先胆管穿刺并留置引流管(PTCD),等待一到三个月后再让患者入院取石,即“二期取石”。
但为了缩短患者治疗流程,医院综合技术优势,与超声、介入科开展深度合作,在各项制度和技术保障下,采取入院即穿刺取石的“一期取石”,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至今,周医生已展开一期取石九十余例,且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左图:红色圈内为结石。
右图:取石后术中B超提示结石基本取净,红色箭头为穿刺路径,蓝色箭头为取石后的胆管。
而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位83岁婆婆也受益于该手术,术后第二天,婆婆就下床吃东西了,第三天就出院。
婆婆说,这是她最轻松的一次手术了!
二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且复发率较小。
这个切口到底有多小呢?
曾经一位30多岁青年女性被检查出肝内胆管结石,过往就诊时曾被建议进行(左)半肝切除治疗,可把这位女性吓坏了,但她只想取石,不愿做这么大的手术。
随后,该女士找到周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最终周医生在其身上仅开了一个管子大小(直径7mm)的切口,便完成了整个取石手术,术后当天饮水,第二天进食。
左图:采用直径7mm管子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右图:患者手术切口恢复后的形态。
最关键的是
患者术后两年复查
未见结石复发
那么,我们就为胆道外科
及周荣幸医生点赞吧!
以及希望PTCS手术能够造福更多的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少些手术伤痛,轻松携“肝”前行~
有奖征文啦!
华西医生有奖征文啦!
你曾经有过哪些难忘的患病经历?
你是不是也曾在寻医的路上兜兜转转
才最终慢慢找到预防、控制
稳定病情和心情的方法?
欢迎扫描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