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必须戴上铅围脖,穿上铅衣,戴上铅帽,负重10公斤左右,在X射线的辅助下为病人做手术,一边“吃着”射线,一边抢救生命,他们戏称自己是“铅衣人”。
铅衣之下并不只有救死扶伤的荣耀,还有汗水浸湿衣裤的疲惫和腰椎长期负重带来的后遗症。
这个特殊群体包括肝胆外科、消化内科、骨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54岁的王琦就是其中一员。
一整套穿戴整齐身体负重10公斤
6月25日上午10点,王琦和他的团队如往常一样,穿着一身重达10公斤的铅衣在ERCP手术室忙碌着。接受手术的是一位67岁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情严重,王琦团队一进入手术室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患者身上,神情专注,在消化内镜和X光射线的指引下一丝不苟地操作着。
王琦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他的临床工作包括肝胆胰外科的传统外科手术,以及外科内镜治疗领域难度最大的ERCP技术,即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这是一种内镜微创诊疗手术,不开腹就能找到并诊断胰胆管的病变,同时实施手术治疗,对患者来说创伤非常小,极大地减轻了痛苦,节省了费用。但对医生来说,这项技术并不友好,因为手术需要在消化内镜和X光射线的双重辅助下进行,才能看清楚病灶,而超过一定剂量的X光射线对身体伤害极大。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伤害,王琦和他的同事们每次手术都不得不全副武装,7公斤多的铅衣从肩部护至膝盖,约0.8公斤的铅围脖护住颈部,1公斤的铅帽护住颅脑,一整套穿戴整齐,身体负重将近10公斤。“铅衣非常重,也不透气,一台手术做完,里面的手术服就湿透了。”王琦说。
像这样的负重手术,王琦和他的团队平均每天要做6~7台,多的时候10余台,今年预计将突破台。
王琦团队几乎每天从上午九点持续做手术到下午三四点,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持续到晚上七点也是常有的事。
苦和累都值得
初心从未动摇
尽管全副武装,却依然无法百分之百避免辐射,为了不影响医生操作的灵敏性,铅衣都是半袖,两条胳膊几乎完全暴露在辐射中,面部和眼睛也无法有效防护。“我们的衣服上有个测量辐射的仪器,每个医生每年‘吃’的辐射不能超过一个数值,一旦接近预警值,这个医生就不能继续在辐射状态下做手术了,这也是对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王琦告诉记者,除了防不胜防的辐射,铅衣还带来了其他的后遗症,他的很多同事都有颈椎、腰椎问题。
嘴上这么“吐槽”着,王琦却一刻也没有想过退缩,救死扶伤是他心中从未动摇过的初心和信念,无论做什么,让患者恢复健康才是最终目的。
“既然选择了这项工作,就应该承受工作所必须承受的,只要想到病人通过我们的治疗恢复健康,我觉得累点、苦点都值得。”王琦说。
记者:沈亚婷实习生:胡蝶
图: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