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45岁以上男性注意,劝你平时多走几步,医
TUhjnbcbe - 2023/1/14 21:29:00
北京治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为啥上了岁数,排尿还成问题了?”

很多老人上了岁数之后感觉全身上下都挺好,也挺健康,吃得下饭,睡得好觉,平时还能锻炼身体,可是就是有难言之隐。

排尿困难。

有的老年患者在晚上突发排尿困难,一点尿都排不出来,而且肚子还胀得难受,医院急诊导尿才能把问题解决。

这种疾病大家都有所耳闻,其实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而是很常见的前列腺增生。

这种疾病大多都是良性的,不过犯起来会让人非常的痛苦,毕竟吃喝拉撒是人生大事。

可是我们该怎么预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关于前列腺的问题。

一、前列腺在哪儿?

首先给您提一个问题,您知道前列腺在哪吗?

很多人都知道跟排尿系统有关,可是具体在什么位置呢?有些人说不清楚了。

其实前列腺就在膀胱下方,在膀胱出口的位置,可以说从膀胱排出的尿液都需要经过前列腺,如果这里肥厚或者增生很容易压迫尿路,让人排不出尿。

这种情况其实在老年男性中是十分常见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增生会越来越严重,患者也越来越多。

有研究显示在达到45岁之后,前列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这是在所难免的,是衰老的迹象,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症状,仅仅是轻度增生而已。

而到了50岁后,慢慢地一些临床症状就会表现出来了,到80岁时80%的男性都是有前列腺问题的。

因为年龄的增长,男性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失衡,在激素的影响下,前列腺间质细胞以及腺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最后导致了前列腺局部增生,归根结底还是激素的问题。

再往深层想一步,那就是年龄的问题。

可是,增生之后的前列腺会引起哪些症状呢?

二、尿频和排尿困难。

在出现前列腺增生之后,每个人增生的状态都不一样,发生梗阻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症状也都不太一样。

不过在这些临床症状中,最常见的就是尿频,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

1.尿频。感觉自己总想上厕所,每次上厕所的尿量也不多,特别是晚上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这种尿频其实就是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表现了,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有些患者晚上起夜次数甚至可以达到10次以上,这么频繁上厕所,肯定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情绪和记忆力也会大打折扣。

这是因为前列腺增大之后压迫到了膀胱,让膀胱感觉系统受到了刺激,所以产生了想排尿的感觉,可实际上膀胱中的尿液并不是太多。

2.排尿困难。要说前列腺增生最重要的症状,其实肯定要说排尿困难了,因为很多患者最痛苦也是最急迫的问题,就是把尿液排出来,正是因为前列腺增生让排尿受阻,很多患者痛苦难忍,医院急诊导尿。

我们所说的排尿困难,也并不一定是一滴尿液也排不出来,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排尿中断,尿流非常细,而且感觉排尿无力。

这些其实都属于排尿困难的范畴,如果出现了这类症状,一定要小心。

最后排尿困难达到一定程度会变为尿潴留,这个时候就是一滴尿都排不出来了,医院,导尿是最好的方法。

3.尿路感染。正是因为排尿困难,尿液通常在膀胱内长时间聚积,所以也容易出现一些泌尿系统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感染。

特别是和泌尿系结石同时发生的时候,感染就更为常见了,最主要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这可谓是泌尿系感染的“三联征”。

三、重点在于预防。

上面也提到了,其实前列腺增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增生的情况会因人而异,和大家的习惯有着巨大的联系,一些好的习惯会让增生变慢或者增生幅度变小。

在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何保护好前列腺呢?

1.多走几步。没事的话多走几步,千万不要久坐,久坐之后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就会受阻,这会让增生越来越严重。

走起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也可以快走甚至跑步,任何锻炼方式都比久坐要好。

2.注意吃喝。在吃的方面一定要避免刺激性大的食物,特别是辛辣食物,要少吃,而且减少烟酒很重要。

如果可以的话拿好水杯,适当地补充水分,增加生理性排尿的次数,可以把膀胱内的细菌全部排出去,也会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3.体检很重要。你有多久没体检了呢?其实对于中老年人体检应该纳入自己每年的健康计划,每隔一年甚至两年都评估一下前列腺的情况,可以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如果前列腺增生较重,及时药物干预可以延缓前列腺增生的进程。

总结。

前列腺增生其实是很常见的这种问题,通常不是疑难杂症,毕竟是一种良性的增生。

但是他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却很严重,因为是男性排尿的问题,很多人并不愿意说出口,感觉难以其实,而是等到病情严重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后,医院看病的想法。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老人,多观察,多开导,及时发现,才能尽早地治疗。

#哆咖医生超能团#

13岁女孩,肚子上全是妊娠纹?放心,这次不是怀孕,但也很危险

36岁发现糖尿病,追悔莫及,医生提醒:预防糖尿病,关键靠2点

抗生素=消炎药?越贵的药效果越好?医生辟谣:别误会抗生素了

岁门槛再调高?中科院又有新发现,关闭KAT7可延寿四分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45岁以上男性注意,劝你平时多走几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