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国古代就有着“滴血认亲”这种传言,电视剧《甄嬛传》更是将此方法彻底“炒热”,“血相融者则为亲”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但,血液仍有很重要的作用。前不久,《自然》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AI也能验血测癌出30多种癌症!肺癌准确率达86%!
研究人员通过已有的人类肿瘤样本,来确认癌症相关的微生物核酸特征。他们从美国国家癌症所“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份样本,对其DNA和RNA的序列进行重新检查。
从这些样本中找到独特的微生物特征后,研究者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把特定的微生物序列特征与特定的癌症相匹配。结果显示,机器学习模型不仅可以区分患癌和无癌的样本,还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肿瘤:识别肺癌患者的灵敏度达86%,识别无肺部疾病者的特异性则高达%,并且,在区分前列腺癌和肺癌方面的准确率达81%。
这一结果无疑为滴血验癌的技术注入了新鲜的动力。目前“滴血验癌”技术尚在临床研究中。那么近几年来,市面上盛行的“滴血验癌”检测方法。究竟是什么呢?
所谓的“基因测癌”实则违法!通常,我们在市面上所看到的“基因测癌”的项目,很可能都是骗局!1月3日,美国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的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姆斯被定罪。此前,Theranos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滴血验癌”,可以实现无痛指针血液检测,只需要一滴血就可以进行项医学检测,小到胆固醇、大到癌症都可以检测出来,并且被检测者可以在4个小时后就拿到检测结果,每次检测的费用仅需要2.99美元。
实际上在“一滴血验癌”的概念风靡之后,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一滴血能查出几十种癌症的检查项目。这种“一滴血查出几十种癌症”检查被不少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包装成高级检测技术的基因测序项目。
早在年,原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原国家卫计委对该项目联合叫停,理由是国内使用的基因测序仪,以及相关的试剂、软件,均未获得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属于“违法医用”行为。
现状:血液不能%检测出肿瘤。其实,“滴血验癌”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误导老百姓认为靠一滴血就能测出自己是否会患癌症、患哪种癌症。
通过一些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的确可以对人体癌变提供指示和判断,可监测肿瘤的进展和预后。但在肿瘤早期诊断方面,这种判断通常需要与传统、经典的检测方法联合应用。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在于发现血液中的一些异常,而推断可能有肿瘤的风险,真正的确诊,还需要大量的检查进行排除。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早期诊断中是“预警角色”而不是“绝对角色”。
至今,全球还没有一个血液标志物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那么,现如今我们常见的检验癌症的正确步骤是怎样的呢?其实,在全球范围内,目前针对肿瘤检测主要分为三步:①血液检查;②影像学检查;③活体检查。
抽血真的能测出肿瘤标志物吗?
既然滴血验癌的检测项目已经被证实为“智商税”,但很多患者不免疑问:为何检查中,还是会有抽血的项目呢?
前面我们提到,血液肿瘤标志物可以推断出身体是否患有肿瘤的风险,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包含了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通过若干肿瘤标志物的综合检测,在肿瘤标志物水平偏高的时候,就被视为异常,也可以作为诊断癌症的补充依据。
哪些肿瘤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筛查?
小编根据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版)总结梳理出以下几个,可以通过抽血筛查的肿瘤,请大家对号入座:
1、肝癌
高危人群: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筛查建议: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2、前列腺癌高危人群:1)年龄>50岁的男性;2)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μg/L的男性
筛查建议:建议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
3、胰腺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特别是50岁以上者,伴有下述任一危险因素: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腹泻、肛门排气增多、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
筛查建议:上述对象以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4、卵巢癌
高危人群:
1)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即BRCA1或BRCA2胚系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患者;
2)携带RAD51C或RAD51D或BRIP1胚系致病变异或疑似致病变异者;
3)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患者;
4)一级亲属确诊上述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或携带上述致病或疑似致病基因,而未行或拒绝检测者;
5)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家族史或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及其他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家族史经遗传咨询、风险评估建议接受基因检测而未行或拒绝检测者;
6)具有显著的卵巢癌及相关肿瘤家族史(多人发病)。
筛查建议: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已婚女性);
5、膀胱癌
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者;
2)有膀胱癌家族史者;
3)有油漆、染料、金属或石油产品等职业接触史者;
4)接受过盆腔部位放射治疗者;
5)曾使用过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等抗癌药物者;
6)曾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如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朱砂莲等者;
7)饮用砷含量高的水者;
8)饮用用氯处理过的水者;
9)反复急、慢性膀胱感染史,包括血吸虫引起的膀胱感染者;
10)长期使用导尿管者。
筛查建议:高危人群50岁开始,尿常规血尿检测联合尿液肿瘤标志物如NMP22,每年1次。
由此可见,血液检查是有必要的,但由于癌症是个相对复杂的疾病,不能完全依赖血常规结果去做出结论,但还需要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的结果才能确诊得出定论。
本文审核医生: